Tuesday, October 7, 2014

[寺廟] Ton Son Mosques field observation in Bang Luang community


(圖為 Ton Son Mosque)

Bang Luang 社區是曼谷非常原始古老的群落之一,位於Bang Luang Canal與Chao praya river的交界口 (尤其在1522年大城時期,Bang Luang Canal是主幹道,而Chao Praya rver-現今舊城區西側才剛開闢,截彎取直以利水運至北),也因此Bang Luang這區域,成為一個重要閘口作為檢查進城的船隻

[ 同場加映 ]

[社區] 昭披耶河口處的百年老社區 - 藝術家之屋 (Artist's house in Bang Luang Community)







也因此,該區落慢慢成形。這次來看到的是座非常古老的清真寺- Kudi Yai ,建造於大城時期,Kudi Yai主殿則在1952年以RC構造重建。

清真寺的空間結構:
主殿: 禱告區
水池: 清洗區,男女分離
高鐘塔: 敲鐘 廣播 提醒信徒禱告時間到
教學: 教育信徒可蘭經
墓園: 墓園

從建築空間上就可看出,穆斯林的宗教空間配合功能上有很鮮明的層次。每日的禱告時間到,高鐘塔就會以聲音提示附近信徒前往集合;進入寺廟領域後,男女信徒一律都得先洗淨手腳以示對其信仰的尊重,並且男女分離;最後才進入主殿區做禱告動作。 而通常寺廟內也會有教學的空間以傳授年輕信徒可蘭經等教義。墓園部分,更是緊密的跟寺廟緊貼著。

社區 & 寺廟 & 墓園,以一個寺廟為中心,不論生死人,社區與墓園緊緊圍繞著寺廟,其一生中,婚喪喜慶都是與其宗教信仰拖不了干係的 (這點與泰國的佛教信徒是一致)。

建築樣式,常以幾何圖形為裝飾圖騰。
主殿的頂通常有Dome作為鮮明的身分識別,然而並非絕對,仍是會因當地建築技術 材料 氣候等妥協而沒dome。(如Kudi Kaew)


此趟在兩位教授領導下,才有勇氣闖入曼谷的清真寺,當然不論自身宗教信仰與立場為何,尊重當地的習俗是絕對必要的。

 清洗區 左男右女
 涼亭與木造舊主殿
 主殿的主要入口,形狀與裝飾上都使用穆斯林幾何造型宣示著身分。
 在舊寺廟中較罕見的友善坡道


 殿內禱告區
 主殿側方與後方是被墓園圍繞著
 老建築在當時興建時還尚未有冷氣,冷氣被安置在周圍的落水溝上方。



面社區主要入口旁的圍牆,與佛教寺廟相形之下,Mosque與社區的界線略弱一些。


---
資料來源
Course/ Contemporary Asian Design 2014 - Mosque architecture, F. of Architecture, Chulalongkorn Univ.


Follow ARCHITHAI on facebook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