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谷市區的某個角落,有一座廢棄多年的商場。近年來,她已經變成一個餵魚的場所。
她的迷人之處,在於其前世今生。
Bang Lum Phu, 曾經是曼谷市區的繁華商圈。要談起舊商圈的大起與沒落,必須先了解都市交通的轉變對於其發展的關連。
以前的泰國,是以 水路交通 為主,綿密的運河為道路,船隻為腳,一切的生活都是以河的走向做延伸,河的兩側有船屋與面河房屋,人們載著貨物划著船,交易就在水面上發生著。
(水上市場正是在此背景下而發展出的商業空間,也為何水上市場很有泰味道。)
慢慢地,隨著商區的擴大,與道路的來臨,商業行為從河岸往陸地延伸,道路四周常被興建起街屋 (又稱商屋Shophouses),街屋的一樓常做為店鋪,商業行為也就此延綿展開。
 |
舊時的水上情景。 |
 |
Site: Bang Lum Phu,位於大皇宮北北東端,坐落於運河邊,以前舊有社區與商場在運河兩端延伸。 |
 |
現在的新世界商場空照平面圖,可見到屋頂有個破洞,長久失修且被遺棄多年,雨水灌入後,室內自然形成水塘。 |
 |
新世界商場與四周街屋平面圖,商場三面臨街屋,左上角圓弧為商場主要入口,右下角為停車場。 |
以前的人前往商場 (市場),交通是由船隻 到 陸上交通,包含上世紀初的纜車. 公車,到現在曼谷非常常見的汽車。這樣的轉變,為舊有的都市街廓與不太寬的馬路帶來了壅塞的交通,正如中國城的壅塞就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。且城市的進步和冷氣的普及,人們對商業空間與娛樂空間的要求更高了。舊有的商圈在交通上從優勢變成了劣勢,環境上不比新興商場,漸漸地原本的繁華商圈只留在老曼谷人心中。
 |
商場入口 與 四周街屋。 Source: inhabitat |
[ 新世界商場 New Mall ]
新世界商場為是一座樓高11樓的商場。1994年,最高法院下令其恢復為法規規定之4層樓高,因此被迫拆掉上面7層樓,底層的四層樓結構體仍被保留著。
 |
拆除時主要入口。 Source: 2bangkok.com |
拆除後的四層樓新世界商場,變成了荒廢的商場,雨季時,雨水恣意地從屋頂破洞灌入,在低樓層形成約500平方公尺大的水塘,也瞬間變成蚊子滋生地。
約2004年,附近居民因蚊子問題,放了些魚在水塘中來吃蚊子。多年後,水中的魚數量快速成長,更變成一個奇特的都市景點 (和
餵魚的好場所)。
 |
餵魚的小女孩,但現在已不復見。 |
 |
Source: Chaiwat Subprasom/ Reuters |
 |
Source: Bangkokpost |
 |
Source: http://hastenteufel.name/blog/category/interesting-facts/ |
 |
入口處有賣魚飼料的攤販。
Source: http://hastenteufel.name/blog/category/interesting-facts/ |
|
 |
Source: http://hastenteufel.name/blog/category/interesting-facts/ |
|
2015年1月,政府已派人將水中約3000條魚撈捕移出 (多為mango fish和catfish)。這個曾經存在於曼谷市中心長達十年的魚塘,可惜了這般特殊景觀已不再見。
Follow ARCHITHAI on facebook NOW!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